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 > 第123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岁!你们端起饭碗前,大声念出来,是朕的恩赐

第123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岁!你们端起饭碗前,大声念出来,是朕的恩赐

第123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岁!你们端起饭碗前,大声念出来,是朕的恩赐 (第1/2页)

“他走了。”
  
  “朝堂上没有外人。”
  
  “朕跟你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。”
  
  “学得文武艺,卖与帝王家。”
  
  “你们辛辛苦苦读圣贤书,走的科举之路,为了什么啊?”
  
  “为了权力!为了能站在这里!”
  
  “可这些是谁给你们的?”
  
  “是朕!是皇帝!”
  
  “伱们不要端起碗说真香,放下碗就骂娘!”
  
  “孔圣人,乃华夏伟人,汉人脊梁,儒教先师,值得世代香火!”
  
  “但孔家人不配!”
  
  “这大明,是朕的祖宗打下来的,这江山,是朕的!”
  
  “治理江山的,是你们!”
  
  “给朝堂纳税的,是百姓!”
  
  “若说功劳,朕、你们、百姓都有功劳。”
  
  “偏偏孔家没有,无非是仗着先祖遗泽罢了!”
  
  “朕知道,孔家代表着正朔,可大明立国将近百年,深入人心,万民臣服,朕就是正朔,还需要人证明吗?”
  
  “孔圣人的遗泽,给了他们千年的富贵,该知足了。”
  
  “以后的富贵,该自己拼搏争取了。”
  
  “他们想从大明得到富贵,便要为大明做些贡献。”
  
  “天子尚能守国门,他们算什么?朕让他们去守国门,那是看得起他们!给他们立功的机会!”
  
  “立了功劳,朕不吝惜赏赐!犯了错,就该惩治!”
  
  “若是你们还有人拎不清,就别在这站着了,去辽东种田去,供养你心中的主子。”
  
  朱祁钰目光如刀。
  
  “臣等不敢。”百官叩拜。
  
  “那些士子,犯了错便要承担责任。”
  
  “若有你们的家人,那便认了吧,生出这等不孝子,直接打死了便是。”
  
  “若家里还有人读傻了书,你们趁早掐死,别放出来。”
  
  “京外的事,自然有人操持,尔等无须担心。”
  
  “朕想做什么,谁也拦不住!”
  
  “以后你们吃饭的时候,端起饭碗之前,大声念三遍,你们端的是朕的饭碗!是朕赐给你们吃食!赐你们权力!”
  
  “你们心中的主子,只能、只有朕一个!”
  
  “若没有大明,你们现在还身着胡衣,向着胡狗摇尾乞怜呢!”
  
  “若没有朕,你们都还跟野狗抢食呢。”
  
  “都拎清楚了。”
  
  “朕迁居孔氏,是为了大明,不是为了朕的私欲。”
  
  “朕也想安安稳稳当个皇帝,眼不见为净,反正山东那么远,朕也看不到,朕也想留个好名声,让后世奉为圣君、贤君。”
  
  “但是,朕的江山得传下去啊,大明国祚得传承啊。”
  
  “朕不做,谁来做啊?”
  
  “朕不背负骂名,谁来背负?”
  
  “朕不怕骂名、也不怕被人戳脊梁骨,只要江山好了,让老百姓能吃饱饭,国泰民安,朕就知足了!”
  
  “哪怕后世,朕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,和历朝历代的昏君并列,朕也无怨无悔。”
  
  “诸卿,扪心自问,朕做的哪件事,为的是自己的私欲?”
  
  “没有!”
  
  “朕敢对着列祖列宗发誓,朕所做的,都是为大明好的事!为国祚传承的大好事!”
  
  “朕不是诉苦,是跟诸卿说说心里话。”
  
  “大明好了,朕才好,诸卿才好,要分清楚主次、分清楚矛盾,别被眼前那点蝇头小利给蒙蔽了。”
  
  “都是在金銮殿上的朝臣,都是人精,朕就叮嘱一句,凡事多动动脑子,脑子长在脖子上,不是顶着玩的,是让你思考的!”
  
  “罢了,都起来吧。”
  
  朱祁钰长叹口气,意兴阑珊。
  
  做事的皇帝,多为昏君暴君;而垂拱而治的,必是千古贤君。
  
  奉天殿上气氛诡异。
  
  “接着议事。”
  
  朱祁钰道:“昨天朕和耿九畴商议了,由内帑出钱,购买桑树苗、蚕苗、果树苗,送给京畿百姓,再要将京畿荒田收拢起来,暂时做皇庄,种植些棉花,空地则种树……”
  
  “陛下,此皇庄,是以前的皇庄吗?”白圭刚刚上任,直言不讳地问。
  
  “朕打算招流民,先种一年,明年便将土地分给他们,朕之前就说过了,皇家不设皇庄。”
  
  朱祁钰道:“永乐朝设皇庄,一是为了封赏功臣;二是为了收拢撂荒的良田。”
  
  “朕没有农庄,确实没法封赏功臣。”
  
  “甚至,朕赐的爵位,都没赐下土地,因为朕手里没有,倘若赐下土地,就是强占百姓的土地,把好好的百姓逼成佃户,朕不愿意这样做。”
  
  “所以呢,朕打算在漠北划分牧场,分封给功臣。”
  
  “一来,有利于京师控制漠北,不让其自立。”
  
  “二来,朕确实没有土地可分了。”
  
  百官狂翻白眼,您绝对是最抠儿的皇帝,没有之一。
  
  “但是。”
  
  朱祁钰话锋一转:“未来,朕会将皇家商行的股份,分给有爵位的功臣。”
  
  “你们还别小瞧皇家商行,有朕撑腰,你们想想,这商行前景如何?”
  
  “再过一段日子,天下商贾也要入京了。”
  
  “京中商业繁荣起来,指日可待。”
  
  “罢了,朕不多说,你们自己品鉴吧。”
  
  朱祁钰说话半截。
  
  勋臣们都百爪挠心,皇帝真能给他们好处?
  
  又觉得不太现实,皇帝多抠儿啊,好处肯给,但得用功劳换。
  
  “陛下打算从哪里采购桑苗?”朱英身材魁梧,声音很有磁性。
  
  “朱侍郎有什么意见?”
  
  “回禀陛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微臣担心,从外地引进的桑苗,未必适合京畿水土。”朱英如实道。
  
  “朕还真没想到此节。”
  
  朱祁钰道:“正好,此事便由你们农业局负责,用多少钱,向内帑报账,内帑出。”
  
  “微臣领旨。”
  
  朱英又道:“陛下,微臣以为只种桑树未免有些单调,也可在京师道路上,栽种一些杨树、槐树、柳树等等,不许百姓砍伐。”
  
  “这个提议好,不止在京中街道上种。”
  
  “去城外也种上,京中此类树木繁多,栽种方便,用不了多少钱,经济实惠。”
  
  “这次不加夫役给百姓,中枢出钱,栽种一棵树,便给一个铜板。”
  
  “算朕这个皇帝,给京畿百姓一点好处。”
  
  朱祁钰好不容易出血了。
  
  “陛下圣明!”朱英跪拜。
  
  “朱英,农业局缺人,去举人里面挑,农业局主要和农业打交道,用不上进士那般高深的学问,用举人绰绰有余。”
  
  朱祁钰道:“国朝养士百年,举人层出不穷,不上不下的。”
  
  “也省着他们在家里闲得蛋疼,满嘴胡说,给家里惹是生非。”
  
  “就去农业局,为朝堂效一份力。”
  
  朱祁钰让人纪录下来。
  
  “陛下,举人尚且要考进士,微臣担心举人未必愿意入民间做些苦活。”朱英先诉苦。
  
  “哼,他们还以为自己多高贵呢?”
  
  朱祁钰冷笑:“随便挑,看上谁直接招来,不同意就褫夺举人功名,回家种田去,在农业局里不听使唤的,朕派个太监驻守,直接杖责,不听话的就打!打死为止!”
  
  朝堂百官一阵牙碜,宦官干政,是王朝大害!
  
  不过,也都看出来皇帝对农业局的重视。
  
  “陛下,农业乃国朝之根本,任何疏忽都不准有!”
  
  耿九畴走上一步道:“打若不管用,便拿刀杀!”
  
  “准了!”
  
  “陛下,俸禄如何算?”耿九畴又问。
  
  朱祁钰皱眉:“为国朝办事,却处处想着钱,读的什么圣贤书啊?”
  
  百官万分尴尬。
  
  您刚说完,读书是为了攫取权力,到花钱的时候,您又耍赖了。
  
  您就抠门吧。
  
  “若不给俸禄,这些举人指不定心里怎么骂朕呢?骂了也就骂了。”
  
  “他们说不定会强抢百姓家资,或者贪污、破坏树苗,给朕找不痛快。”
  
  “这才是人心。”
  
  朱祁钰叹了口气:“钱得给啊,但该给多少呢?”
  
  “陛下,要不就按照从九品给吧。”耿九畴小声道。
  
  “又是一笔开支。”
  
  朱祁钰有点心疼了:“给发宝钞吧。”
  
  您还不如说不给呢!
  
  宝钞擦屁股都嫌硬,发下去还不如不发呢。
  
  “再加点米粮,填饱肚子就好了。”
  
  “区区举人,给他们条活路,已经算是天恩浩荡了!”
  
  “再挑三拣四的,直接处死了干净!”
  
  “天下什么都缺,就不缺读书人!”
  
  朱祁钰不情愿道:“朱英,你盯死了,谁敢不卖力、中饱私囊者,一律剥皮揎草!”
  
  “宫中还有会这手艺的太监,朕派给你。”
  
  “剥皮揎草后,就放在农业局前。”
  
  “让人后继者看看,谁敢动朕的银子!”
  
  您是真不把举人的命,当成命啊!
  
  等举人杀光了,您是不是要对秀才动刀子啊?
  
  天下读书人招你惹你了,您总欺负他们!
  
  “招入农业局的举人,今年格外开个恩科。”朱祁钰又加了一句。
  
  您是把人心玩明白了。
  
  对举人来说,能多考一次进士,别说去农业局里当牛做马,就算让他们天天吃屎,都乐意。
  
  下了朝。
  
  朱祁钰闭目冥思。
  
  青.楼该营业了。
  
  他将官邸,打通了几座,弄几个大型娱乐场所,顺便还引了一条水进去,歌台舞榭,游船飘荡,什么都有。
  
  原来青.楼,幕后是朝中权贵。
  
  现在,直接是皇帝。
  
  该做什么做什么,一切照旧,又增加了新的娱乐项目。
  
  他把宫中的戏班子,都丢了进去。
  
  白养着也是白养着,不如进去赚钱,他也不爱看戏,养着费钱。
  
  宫中养着的珍贵野兽,也都放进去,宫中养着还费钱,不如放给百姓看看,收个门票钱。
  
  他实在没什么娱乐细胞,想的办法也都没什么意趣。
  
  反倒放权给老鸨们,她们真的让朱祁钰开了眼界,自己那点玩意,在人家眼里,那都是外行。
  
  她们那才叫专业,伺候人伺候到了极致。
  
  “许感,一共三家娱乐场,朕交给你一家。”
  
  朱祁钰道:“你该清楚,朕要知道什么。”
  
  “奴婢清楚!”许感跪在地上。
  
  “以后你就是这家娱乐场的幕后老板。”
  
  “另外两家,一家送去东厂,一家送去锦衣卫。”
  
  “每年赚的钱,都要进内帑。”
  
  “朕会派计相盯着,不该动的钱,千万别动。”
  
  朱祁钰道:“都知监最近做的不错,再从太监中招一批人,扩大力量的同时,送去南京一批人。”
  
  “今年,最晚明年,朕要巡幸南京。”
  
  “舒良去了山西,金忠看上了江西,这南京,朕就交给你了。”
  
  许感眼睛一亮。
  
  他也听说,厂卫疯狂扩张,只有都知监,因为太监不方便出宫的缘故,势力仅限于宫中,他心里也着急。
  
  皇爷终于把他也放出去了。
  
  “奴婢谢皇爷再造之恩!”许感不停磕头。
  
  “南京,和别的地方不一样,大明有两个京城,南京更是太祖皇帝龙兴之地,那里的权贵也不少,并不好对付。”
  
  “你先从宫中入手。”
  
  “慢慢扩张势力,发展到了宫外,朕也允许你在南京招一批心腹,不必是太监,招些有本事的人。”
  
  “不着急,慢慢来吧。”
  
  朱祁钰叮嘱他几句,便让他下去了。
  
  厂卫发展太快了,缇骑拍马莫及,卢忠实在没什么本事。
  
  倒是逯杲在锦衣卫,有点浪费了。
  
  这个人可以信吗?
  
  朱祁钰举棋不定。
  
  “皇爷,陈祥到宫门外了。”冯孝来禀报。
  
  朱祁钰眼睛一亮:“快快请来。”
  
  没用多久,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,由太监搀扶着,慢慢走了进来。后面跟着陈诚的儿子。
  
  老远看见皇帝,就要跪下。
  
  他的牙齿都掉没了,经过一路的周折,精神状态并不好。
  
  “老爱卿请起!”朱祁钰快步下去,扶住他。
  
  陈诚看着皇帝,眼睛模糊,呜呜痛哭。
  
  “老臣拜见陛下,请问圣躬安!”陈诚含糊不清。
  
  “朕安!”
  
  朱祁钰抓住他的胳膊,拍拍他的手:“老大人啊,不远万里,朕把你请来,是要重开西域了!”
  
  陈诚不断点头:“老臣听说了,陛下要重开西域,所以老臣来了!”
  
  他说话有些吐字不清。
  
  跟他一起来的,是他小儿子陈洪,他帮忙翻译。
  
  陈诚有三个儿子,就剩下小儿子陈洪一个了,前面两个都走在他前面了,他今年九十一岁了。
  
  “朕跟你说,于谦在宣镇打了一场大胜仗,全歼瓦剌十万人!”
  
  “如今朕已经派范广出征,收复河套!整饬关西七卫!”
  
  “等河套到手,朕就要和哈密沟通,重开西域!”
  
  “若哈密那等小国不听话,朕就直接灭了他。”
  
  “所以呀,朕需要一个懂西域的人,告诉朕,西域到底是什么情况?”
  
  朱祁钰叹息道:“从宣宗朝放弃西域,已经太久了,这朝中之人,都已经忘记了,曾经西域的主宰是大明!”
  
  “煌煌大明,浩土万疆!”
  
  “朕要一点一点收回来!”
  
  陈诚激动地又要跪下,朱祁钰让他免跪。
  
  这老头千里跋涉来到了京城,万一因为折腾跪下,跪死了,可就白忙乎了。
  
  他让儿子陈洪,捧着一个匣子,从匣子中取出手稿,进献给皇帝。
  
  “您都写下来了?”朱祁钰让太监收下,手稿特别厚,是他隐居多年撰写的,尚未编纂成书。
  
  老头泪眼婆娑地点头:“西域,西域。”
  
  “从大汉开始,西域便是我汉人的附属国,历经魏晋隋唐,依旧是我汉家疆土!”
  
  “两宋羸弱,吃不下西域,但西域自古便是我汉家疆土!”
  
  “我汉人王朝,大唐的边境,是碎叶!”
  
  “陛下,是碎叶啊!斋桑泊,碎叶!”
  
  老头一口气说这么多,情绪激动,开始喘气,喘匀了气,又道:
  
  “老臣记得清楚,老臣第一次踏足西域的时候,他们看老臣的眼神,是那般的陌生啊。”
  
  “他们忘记了,忘记了,这片疆土的主人,那是我们啊!”
  
  “这是我们汉家的疆土!”
  
  “陛下,您可能不知道,他们长得,已经和我们不一样了,他们有自己的文明,有自己的文化,不认为是汉家人了,不再是汉家疆土,更不是汉家附属国了!他们忘了!”
  
  “但我们不能忘,那是祖宗之地!”
  
  “天幸有太宗皇帝,太宗皇帝带着大军,一次一次攻打,终于收回祖地,大明的旗帜,在西域飘扬。”
  
  “万国来朝,何其盛世啊!”
  
  “可到了先帝,先帝、先帝他竟把祖宗之土放弃了啊!”
  
  说到这里,陈诚嚎啕大哭:“放弃了啊,那是我们的先人埋骨的地方啊!是大明多少兵将,埋骨的地方啊!”
  
  “那些年,为了让西域归附,朝堂花了多少银子啊,太宗皇帝宁愿自己不吃不喝,也要重开西域!”
  
  “可、可……说放弃就放弃了呀!”
  
  “为什么要放弃啊!那都是肥沃的土壤啊,又是丝绸之路上,十分富庶啊,他们的日子,比大明百姓过得都好啊!”
  
  “说放弃就放弃了,一代人的心血啊!”
  
  陈诚哭到不行:“老臣不忿,就退隐隐居了,老臣只是一个小官,管不了啊!老臣恨啊,恨太宗皇帝天不假年,再给太宗皇帝十年阳寿,西域便是我汉家疆土了!”
  
  “十年,西域,不周山、碎叶……就、就回来了!”
  
  他忽然伸手,想抓住朱祁钰。
  
  朱祁钰伸出手,让他抓住,他的手掌十分有力,手不停在抖:“天幸有陛下,要重开西域啊!”
  
  “老臣不远千里来到京城,宁愿埋骨他乡,也要告诉陛下!”
  
  “告诉陛下!您听老臣说完!”
  
  “西域土地肥沃,可种粮食、可种棉花、可种很多作物,又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!”
  
  “咽喉要道,十分富庶,乃是宝地啊,是宝地!”
  
  “必须收回来,绝不可弃!”
  
  “不周山、碎叶,斋桑泊,我汉家疆土,都是沃土千里的宝地,陛下……”
  
  “求求你了陛下,收回来、收回来,那是汉家疆土,是我们的!”
  
  “这是太宗意愿,是老臣那一代人的愿望,希望煌煌大明,如盛世大唐一般,开创天下盛世!”
  
  “蒙元尚且有十万里疆域,我大明灭蒙元,而为天下正统,太祖皇帝得皇位之正,古往今来,堪称第一。”
  
  “太宗皇帝靖难继位,想、想让煌煌大明,恢复蒙元之疆域,奈、奈何天不假年,尚未做完……”
  
  “陛下,太宗遗愿,在您手里,完成、完成……”
  
  “请把老臣的尸骨,埋在那里!”
  
  陈诚快要不行了。
  
  朱祁钰赶紧宣太医,但陈诚却死死抓着他的手,死死地看着他:“陛下,老臣这一生所学,都在这里,请您一定阅览。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?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