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战国福星大事记 > 14、啼声(上)

14、啼声(上)

14、啼声(上) (第1/2页)

天正九年(1581)的十月十九****到达了桂川口城,开始过起了安静恬淡的生活。过去还真是没想到,我居然在天下间有如此的声望和影响,随着我的身影淡出京都,日本列岛上空一时风云突变。
  
  池田恒兴赶到了摄津前线,和中川清秀、高山重友合兵在一起抵抗羽柴军,可即便如此也不足两万五千人,和羽柴秀吉相比依旧处于劣势。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劣势不止存在于数量方面,多年争战不断的羽柴军在质量上也要胜过池田,战争的胜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。
  
  凭心而论从羽柴秀吉的个人军事素质来讲,并不见得有多么杰出,也就是每项都比我高出一些有限,比柴田胜家那是差远了。不过他本身是个具有远见的政治型统帅,手下有黑田官兵卫这样的天才军师;有羽柴秀长、浅野长政这样的方面之员;有加藤清正、福岛正则、加藤嘉明这样的横勇猛将;肋坂安治精于铁炮;糟屋武则、平野长泰等人至少也是个优秀的将领。由此可以看出,羽柴军从上至下都是一支善战的部队。
  
  相比起来池田一方就不那么“好看”了,虽说他本人和高山、中川还都是说得过去的名将,但也就是仅此而已。在几次小规模的接战中,“东军”均告失利,人员损失据说不在少数。池田恒兴本是个急性子的人,但面对这种情况也不得不采取守势,稍稍退后脱离接触后开始构筑新的中摄津防线。
  
  羽柴秀吉的最初攻击颇为顺利,在解除了石山御住城的威胁后的一段时间里,几乎每天都会拿下那么几座或大或小的城郭和岩砦,一切似乎都是那么顺利胜利似乎已经唾手可得了。为了尽快的破除阻力进入京都,他甚至放弃了对一些城市的争夺而进行集中的突击。可是渐渐的,他意识到了一些“小麻烦”!
  
  池田恒兴以空间换时间的战术取得了一定成果,羽柴军在攻落一座又一座城池之后劲头被消磨得越来越小,终于在池田军主力固守的三座坚城下面停滞了下来。或许令羽柴秀吉更加感到奇怪的是,他原先预想的那种势如破竹、群起响应的局面并没有出现!
  
  当然,投到他旗下的摄津、和泉、河内一带的豪族还是以一些的,但是和通常的那种“大势所趋”还是有很大差别。这种差别的直接体现就是双方的实力差距并没有迅速拉开,反而有逐步缩小的趋势。面对这种情况羽柴秀吉开始进行另外一种试探,他向池田恒兴提出谈判的建议或者叫劝降!
  
  记得以前说过很多次,池田恒兴是个“人来疯”,甚至登着鼻子上脸的人,面对羽柴秀吉的试探他当即予以了回敬,那就是发出檄文号召所有织田旧领的豪族,向他聚集一起讨伐无耻的“猴子”!不要有什么怀疑,他在檄文上用的就是这个称呼。
  
  这自然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情,羽柴秀吉在暴跳如雷之余也发了狠。不过池田恒兴的作法却给他提了醒,他也再次发出檄文要各地的豪族加入他这一方,不过这次不是讨伐东国的敌人,而是织田家内部的阴谋家。反正现在岐埠城自顾不暇已经声明不参与诸事,那么他们双方也就放心大胆地自我叫嚣了起来。
  
  这不是就是应仁之乱的翻版吗?朝廷立刻紧张了起来,向他们双方派出了使者,可是没有任何一家买帐。在这种诡异的风云涌动之下,各地都产生了一些异相,一股股“暗流”向近畿的中部聚集而来。
  
  那么你就来看看:羽柴秀吉是一个“大人物”,池田恒兴虽然略差些可也不是等闲之辈!他们的召唤自然会有人响应,可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一千石以上的豪族们作出这种响应,主要集中在那些一二百石的人里,也有很多领有几十石的。
  
  大豪族们在这种时候多少会谨慎些,这无可厚非,他们一般喜欢在局势更明确些时再表态,两天的时间未免有点短了些。不过这就导致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产生,一条条东部、南部通向京都的道路上,走来了一支支“奇特”的队伍!
  
  这些队伍穿着各异、武器各异、口音也各异,不过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,那就是大多数这样的部队都不超过一百人。看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“成果”,羽柴和池田叫嚣得更加卖力气!
  
  凡人不可一概而论,大的诸侯也有表示出态度的,备前宇喜多家以宇喜多忠家为总大将,起兵一万驰援羽柴秀吉。与之相对应,出云尼子义久则是明确力挺池田恒兴,并亲率六千五百人东进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?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