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重生南美做国王 > 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

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

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 (第2/2页)

1880年11月,在政府有组织的安排下,移民们先后在瓦尔德斯半岛、别德马、乌斯怀亚、罗森、阿根廷湖附近等地区,建立了大小一共十七个定居点。
  
  从运输船只抵达南美本土,停泊靠岸的松州府(布宜诺斯艾利斯市),到最南端,建立在火地岛乌斯怀亚地区的移民定居点。
  
  汉国政府用以点带面的方式,利用华人移民,控制了南北长3200公里的南部国土。
  
  南部地区的巴塔哥尼亚荒原,虽然土壤贫瘠,降雨稀少,但是广袤的草原和沿海地区多样的气候环境,造就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。
  
  比如金州(丘布特省)地区的瓦尔德斯半岛,总面积约3,625平方公里,半岛上土地贫瘠,不适宜大豆、小麦等农作物生长,但是半岛上却栖息着数量众多的美洲鸵、原驼、羊驼、野鹿、狐狸等野生动物,靠近大西洋的近海地区,则栖息着南美毛皮海狮、海象、南露脊鲸等大型海洋动物。
  
  印第安人驯养驼类动物用来承载货物的传统,启发了迁移到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华人移民,在瓦尔德斯半岛、别德马等移民定居点附近,青壮华人们在移民安置官组织下,组成一支又一支捕猎队伍,深入到内陆地区,专门找寻驼类动物的踪迹,然后利用身下骑着马匹的速度优势,将发现的驼类动物围堵捕捉。
  
  化工染料技术的进步,促进了本土纺织行业的进步,同时也带动了驼类动物养殖业、驼类动物绒毛加工业的发展。
  
  移民们捕获到羊驼、原驼等驼类动物后,除去少数受伤难以治疗的部分,大部分的羊驼会被分散圈养在各家分配的土地里。
  
  本土地区地广人稀,人口相对密集、畜牧业最发达的潘帕斯草原上,平均每只移民喂养的牛占有一公顷草地,而在巴塔哥尼亚,平均一只羊驼却可以占有两公顷的土地。
  
 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本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适宜的条件,而畜牧业的发展又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起步资金。
  
  1880年年底,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,示本土地区的牛类总数量超过900万头,羊类数量达到1300万头,牛羊总数量将近本土人口的三倍。
  
  以牛羊为主的牲畜数量迅猛增长,带动了农产品出口的增长,同时,过剩的牛、羊、猪等牲畜,也在一点点的改变着南美华人的饮食结构。
  
  以潘帕斯地区的华人家庭每年消耗的肉类食物为例,十年前,刚移居南美的华人家庭们,担心再次遭遇大陆式的灾慌,每隔几个星期才吃一次肉食,而汉国全占拉普拉塔地区一年多以后,外部威胁大幅减弱,平民家庭每家每户都养着数量不等的牲畜,因此,他们对肉制品的需求量,也由最初的每年每户四五斤肉,增长到平均每户每年消耗牛羊、猪肉160斤。
  
  充裕的肉类食物摄入,保障了本土百姓正常的营养需求,那些刚刚抵达本土地区的北方难民,往往呆了三两个月后,体重迅速增长十到二十斤,面黄肌瘦的外貌特征也被红润、健康的肤色取代。
  
  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的改善,对本土百姓的影响十分巨大,虽然成年华人的影响还不是太明显,但是那些在本土出生的新一代幼童们,他们的身高普遍比同龄的,刚刚从大陆地区迁移过来的幼童移民们高出一两厘米。
  
  封建社会时期,华人族群的自然身高一向要比周边国家高出一些,只是进入明清朝代以后,国民数量激增,人均粮食产量不足,因此导致华人身高与近代西方人拉开差距。
  
  大陆地区,华人因为粮食摄入不足,自然身高遭受限制的情况,在汉国本土已经不可能存在,可以预见的是,那些本土出生,拥有充裕营养摄入的新生代婴儿长大成人后,他们的平均身高和身体素质,对比他们的父辈,将有一个显著的提高。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?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