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济公全传 > 第二十七回

第二十七回

第二十七回 (第1/2页)

话说高国泰二次回城隍山,仍在旧屋子居住。那天晚间,同陆氏对坐。
  
  国泰说:"娘子,明天我要访友去。"陆氏说:"官人明天出去,我还有二百钱,是我姑母与我买针线的,官人拿去作条点之用。
  
  "说完便拿出来,国泰含有愧色,接在手中,说:"娘子,安息罢。"陆氏安眠,国泰坐在灯下,痴呆呆发愣,仰天长叹,徒唤奈何,心中一阵难过,提笔写了三张宇柬,押在砚台之下。
  
  待至天明,意欲唤醒妻子,又怕烦闷,站起身来,硬着心往外便走。庙中有一位香火道,姓冯叫冯顺,今已六十多岁,老者起的早,在院内扫地,见高国泰出来,问道:"高先生因何起得这般早?
  
  "国泰说:"老文你开下门,我要下山访友去。"冯顺开了门,高国泰下了城隍山竟自去了。
  
  陆氏醒来,不见丈夫,不由的大吃一惊,连忙到外面各处寻找,听冯顺说:"高先生清早就走了。
  
  "陆氏连忙到屋内各处找寻,只见那边有三张字柬,头一张宇束上写的是:"时衰运赛度日难,含羞无奈住尼庵,佛香火道:寺庙中管理香火杂物的人。
  
  门虽有亲情意,反被旁人作笑谈。"陆氏看了这首诗句的意思,云是自己因为贫寒,不能养家立业,与妻子托身庙中,岂不为人耻笑。
  
  再看那第二张是:"此去他乡少归期,生死存亡自不知,大略今生难聚首,有缘来世做夫妻。
  
  "陆氏一看这二句诗是绝话,此番一去,没有回来之日,死活不定,大概不能团圆,再结来生之缘。
  
  又看那第三首是:"留书落笔暗含悲,恨我无能更很难,寄与贤妻细参悟。
  
  托身另找画蛾眉。"陆氏~看这第三首诗,放声痛哭,五内皆裂。正在悲惨之时,老尼姑过来问道:"侄女因何这般伤感?
  
  "陆氏就把高国泰留了三首绝命诗走了,大概是九死一生。老尼姑说:"儿呀,不要着急,我倒有个主意,现在西湖灵隐寺有一位济公,乃是在世的活佛,能格会算,善知过去未来之事。
  
  我派香火道冯顺去到灵隐寺,把他老人家请来,给占算占算,高先生上哪去了?
  
  落在哪方?派人士把他找回来。"立刻陆氏说:"既是如此,赶速派人去请济公。
  
  "老尼姑派冯顺下山去请济公,第一次到灵隐寺,济公不在庙里。第二次去请,见兵围灵隐寺。
  
  第三次冯顺一打听,济公被秦相锁了去,因此耽误了三四日。那天冯顺又下山去找济公禅师,见罗汉爷同着赵文会、苏北山正往山上来。
  
  冯顺赶忙跑过来行礼说:"师父,你老人家可来了。我连次到庙里去找你老人家几次,今天你老人家为何这般消闲?
  
  此时上哪里去?"挤公说:"我要到你们庙里找老尼姑,我们送一个人出家。
  
  "冯顺说:"好,好好。我们当家的,正要请你老人家有要紧事。"赵文会、苏北山间道:"你们的庙里有什么事?
  
  "冯顺就把那高国泰之事,由头至尾,一五一十,详细说了一遍,众人方才一同奔进庵来了。
  
  冯顺前面引路,进了庙来,到得西院。那院是三合房,东西房各三间,北房三间。
  
  冯顺同众人进了北房。赵员外一看,属中甚是清洁,北墙旁一张条桌,上面摆了许多经卷。
  
  头前一张八仙桌,两旁有椅子。济公在上首椅子上坐,赵文会在下首坐下,苏北山在旁面椅子上坐定。
  
  抬头一看,见正面墙上有~副对句,写的甚好。当中一张大挑,上写的是:惟爱清幽远世俗,靠山搭下小茅屋,半亩方塘一鉴水,数棵柳树几行竹。
  
  春酒热时留客醉,夜灯红处谈我书,利领名缓全撇去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
  
  "两旁又有对句,上写的:"青山不改干年画,绿水长流万古诗。"下面落款,写的是高国泰拙笔,苏北山一看说:"圣僧,你看高国泰真是风流才子。
  
  方才听冯顺之言,果然不差。你看这对句,写的笔迹甚佳。圣僧,你老人家大发慈悲,把他找回来,我成全成全他,给他找个学馆,待至大比之年,我再赠他银两,叫他大挑求取功名。
  
  "和尚说:"好,这也是员外的功德。"正说之间,老尼姑清贞领着徒弟侄女,一同前来参拜圣僧,求罗汉大发慈悲:"这是我侄女陆素贞,只因她丈夫高国泰把她留在我这庙中,不言而别,今天已三四日,求圣僧大发慈悲,给占算占算。
  
  "和尚说:"那个容易,我们今天救了一个人,乃是名门之女,误入烟花。
  
  她意欲出家,我等打算送到你这庙里来,你收个徒弟罢。"老尼姑说:"师父吩咐,弟子从命就是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?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