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折服张学良(上) (第1/2页)
想着走着,很快就来到了北沟沿路,在路口远远的看到王府胡同口立着一个牌坊,上面镶有五个大字:顺承郡王府,牌坊下站着两个东北军装束的士兵。
真元走上前去,向左边的卫兵说到:“这位老总,不知张副司令可在司令部内,鄙人有要事求见。请这位老总帮忙通传一下可好?”
那军士歪头看了看王真元,笑了笑对另一边的士兵说:“妈了个巴子,今天这是谁的裤带没扎紧把这小子给显出来了,少帅要是谁想见都能见,那还不累死?你说是不是老刘?”
刘姓士兵低头看了看裤腰,笑道:“哟,我今天忘了扎腰带了,大李,这小子可能是我裤裆里的玩意。”说完两个人嘿哈怪笑。
“宰相门前三品官”原来数次穿越后真元也没少在衙门口转悠,知道这是在给他脸看呢,主要还是想要好处,于是他掏出了二十块大洋,每个卫兵给了十块,然后也不说话看着他们。
两个丘八一看这人出手还挺大方,心里十分高兴,觉得这人懂事,他们在这里站岗,那可是肥差,谁想见张学良都得通过他们,好处自然不少,不过他们回去也还要孝敬官长,反正是挣得越多越好。
“这位先生求见少帅有何事?可有推荐信之类的文件?”大李得了好处,看着真元十分顺眼,说话也好听了起来。
真元拿出了一张纸,上面只有四个字:奉天有事。他把纸给了大李,让他送给张学良,自己在这里等着接见,大李立刻像兔子一样的跑了,留下真元和那个老刘扯闲篇。
聊着东北军里的事,真元才知道,关里现有东北军十一万人左右,主要驻在北平周围,热河有一小部分,关外还有二十万东北军分驻三省。
普通士兵每月军饷是三个大洋,养家糊口马马虎虎,但想发财,得要升到营级职务,所以东北军士兵都盼望打仗,最好是剿匪这样的好事,搞上这么几次,每个人都能发上几十块大洋,当然大头还是官长拿了,他们也就是喝点剩汤。
正说着,大李垂头丧气的回来了,原来张学良的伤寒病刚好,心情还未恢复,看了那张纸以为是有人来撞天门来了,把大李骂了一通,撵了出来。
真元又想了想,拿出一张纸,在上面写了一首诗,递给了大李,又给了他十块大洋,让他再去通告一次,大李本来胆怯了,但看在白花花的银钱面子上,只好又硬着头皮去了,真是古语有云“人皆为财死,鸟皆为食亡。”
这次的反应速度比上次快,只见一队士兵跑着就来到了胡通口,一个副官模样的人看了看王真元,问:“是你求见张副司令,那诗也是你作的?”
“鄙人王真元,有要事要当面禀告少帅,诗是我抄来的。”
真元不卑不亢的答道。副官使了个眼色,上来一个卫兵搜了搜身,没有搜出武器,接着便把真元五花大绑的捆了起来,两个卫士夹着他向里面走去。
三转两转,来到一座三层楼前,进得一楼,在一扇门前副官报告了一声,然后把真元押了进去,在门外留下两人站岗,副官等人都走了。
这是一间非常大的办公室,在靠里墙放着张巨大的办公桌,桌子是花梨木的,上面摆满了笔墨纸砚之类的文具。桌子前面铺着一张白熊皮地毯,地毯上放着一只东北虎的标本,煞是威风。
一进门的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军用地图,屋子中间还有一个大沙盘,看着好像是北平的地形,总而言之,这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宽大气派。
看完了摆设,真元才注意到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,正浑身哆嗦得看着他。他的脸色有些苍白,鼻子下面留了一抹胡须。
真元一看就知道他是长期沉湎于酒色又吸鸦片的主,元气虚损,生命萎靡,如不好好浆养,活不过花甲之年。
后世历史上对张学良这个人褒贬不一,真元通过所看过的资料,觉得如用后世的眼光来看,他其实就是官二代和富二代的结合体,蒙父亲恩荫,少年得志,不用奋斗,要啥有啥,接触男女之事太早,房事太过,荒唐纨绔,放荡不羁,吸毒,滥交,政治上不成熟,没有主心骨,依赖性太强,临机决断能力太差,发起脾气不计后果等等。
但此人本质还好,重情有义,对身边的人有担当,上来少爷脾气敢做大事,身上具有东北男人那种火辣辣野彪彪的性格。
其实在民国时张学良这种真性情的汉子不太多,特别还是这种身居高位的,都骂他好色,其实哪个当官的女人都不少,不论是民国还是现代。
他这样一个人,是很有可塑性的,他不适合作一把手,你给他指对路,让他去做就好了。他这个性格很适合做真元的武器,在他的抗日灭倭计划里充当象棋里面“车”的用场。
在另一个时空,“九·一八”时他做出了错误判断铸成大错,但现在这个时空里事件还未发生,就让真元帮他挽回错误吧。王真元正胡思乱想间,忽听得“啪”的一声巨响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